新闻资讯
News
2008年5月5日,新华社播发消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日前签署通令,给1个单位和15名个人记功。
通令记功的个人是:第三军医大学高原医学系主任高钰琪,总医院骨科主任、主任医师王岩,63767部队一室高级工程师韩忠民,95899部队某研究所副所长陈志杰,第二炮兵某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杜晓春等5名,分别记一等功。
后勤工程学院军事建筑工程系主任程华,第二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物信号转导实验室主任、主任医师王红阳,总医院第三○四临床部骨科主任、主任医师侯树勋,空军指挥学院副院长朱和平、徐洸,空军广州工程建设局局长林茂光等6名,分别记二等功。
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主任医师贾连顺,桂林空军学院教研部实验中心主任张道炽,空军政治部原歌舞团创作室一级作曲孟庆云,政治部战士文工团一级导演李华等4名,分别记三等功。
本报特开设专栏,对主席签署通令记功的这15位创新先锋展开系列报道,以展示、弘扬他们开拓创新,为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切实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不懈努力和崭新风貌。
今年5月5日,主席签署通令,给空军装备研究院雷达与电子对抗研究所副所长陈志杰记一等功。一时间,这位默默无闻的科研尖兵迅速成了新闻人物。
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中国科协“求是”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空军专业方面技术重大贡献奖;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3次一连串丰硕的成果和荣誉见证了陈志杰对我军航空管制事业的无比热爱、艰辛跋涉和矢志追求。
对“上梁不正下梁歪”这句俗语,陈志杰另有一番解读:没有科学的顶层设计,基础的科研工作就很容易迷失方向,走向失败。
德国青年鲁斯特驾驶民用飞机穿越当时世界上最严密的苏军防空警戒网降落到前苏联莫斯科红场;“911”事件中美国空中管制部门无法发现并阻止劫持的民用飞机撞向要害目标
身为中国空管专家的陈志杰却一次又一次在冷静的思考中清晰了思路:只有融合军队和民航用户的需要,融合航管诸要素的功能,实现军民航空管制一体化,实现空防空管一体化,才能确保飞行的安全高效,确保国家领空的安全。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航管事业刚刚兴起,陈志杰受命组建我军第一个航空管制研究室,并被任命为该室主任。比较国内外航管技术的巨大差距,陈志杰深感搞好顶层设计关系以及能否精准把握战略趋势,关系到能否彻底改善国内航管技术落后的状况。
他快马加鞭组织人马,结合实际迅速展开有关研究:掌握海量信息,对全国所有通航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做多元化的分析,尤其是对100万人次以上的42个机场,1000万人次以上的7个机场的客运信息进行跟踪测算;对全军航空兵训练、战备飞行以及所有军用机场的使用数据来进行汇总分析,建立起符合发展的新趋势的数学预测模型;进行现场勘察,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十年多前规划的年3500万客运量早已不堪承受,2006年十一黄金周,首都机场每天起落1000多架次,平均每分钟一架。2007年以后客运量超过每年6000万。
在军用机场,他们倾听了空军航空兵部队对保障训练飞行和战备飞行的具体实际的要求。全国的军用、民用航管系统中,既有引进的国际最新设备,又有老式国产设备,既有国内自己研发的软硬件,又有从外国引进的软硬件。要让军队各级管制区、民航诸个高空管制区和中低空管制区内所有军民机场高效运转,让通信、导航、情报、气象保障各种系统协调运行,让军事飞行和民航飞行相互和谐难题被一一罗列出来。
“没有科学的顶层设计,基础的科研工作就会迷失方向,走向失败。”陈志杰和课题组从一开始就确立了先进理念,确立“内顺外和”的空管设计思想,从学习借鉴国际航管的最新理念和技术,到分析我国空管、空防、空运的特点规律,以“融”为主的思路明确了:运用先进的技术,进行系统集成;研制关键接口设备,构筑高效互联平台;优化设计空域利用方案,拓展军用和民用航路资源,努力实现军队和地方航空器之间、各空管单位之间的和谐运行。
在国家、军队有关部门召开的项目招标会上,陈志杰主持答辩的《建设全军一体化空管体系综合论证和系统集成》方案,丝毫没有悬念地一举中标。重大课题直接下达到了他所在的单位。
“树个靶子,让大家轰去吧!”陈志杰和大家一道饱览“八面来风”,并将拿不准的部分内容带到实践中去。经过紧张的会商探讨,在推翻一个个预案、进行数百次模拟实验、整合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建议之后,大功告成!
2006年底,历时13年刻苦攻关的“全军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综合论证和系统集成”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最多的时候,陈志杰曾组织指挥过军内外16个科研院所的科技精英协同完成同一项科研任务。“他是一个友好的界面,善于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队友和同事们这样评价他。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逐步深入,全国空中交通运输量迅猛增长,军事飞行和民航飞行在空域协调、航线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矛盾一天比一天突出。“一把尺子、一张地图、一副耳塞、一个话筒”,这些手工操作目视指挥的空中交通管制技术已远远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将研制军用新型自动化航空管制系统的工作列入国家“八五”计划,并将该任务下达到了陈志杰所在的研究所。
课题组迅速成立。半年多时间过去,因难题太多,科研进展缓慢。时间不等人,所党委决定加强科研力量。于是,一纸“项目软件总师”的命令,使陈志杰成为空管技术探讨研究的带头人。
“我这个副组长其实不是官,也就是把大家组织好,把工作干好。”现在回忆起当时的科研项目时,陈志杰一再如此强调。
经过两年夜以继日的艰苦奋战,课题组终于在1993年5月迎来了喜悦时刻:以当时国际先进的技术为基础、适合我军特点的新型空中交通管制自动化系统研制成功!京沪航路和东南沿海局部地区实现了雷达监视下的程序管制,从手工操作直接跨越到自动化管制指挥,管制员可以从雷达显示器上看到飞机的飞行航迹,飞机空中飞行的间距缩小了20公里,机场从原来的每5分钟接收或放飞一架飞机缩短到每1分钟接收或放飞一架飞机,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军队飞行训练作出了重大贡献。
“科研需要主动加压,自我跨越;事情很多,任务很重,踏踏实实做事情才是真。”陈志杰平实的话语,坚定而执着。
2000年初,国家相关部门决定按国际先进标准建设新航行系统,并确定首先启动军用航空新航行系统试验工程。这个工程代表着依托卫星导航和现代通信技术进行航管管制的新潮流。
在引进部分航管技术的中外谈判中,外方一面拼命对军事航管技术领域实行严密封锁,一面对民航航管技术和设备要价“狮子大开口”。得知这一些状况,陈志杰心急如焚。他知道,外方进行技术封锁是有原因的。由于航空管制技术不仅对维护国家领空主权、实现民航安全高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关系到防空作战的技术保障,包含着重大的军事技术。
如此重要的技术体系,绝不能依靠别人施舍!当多家科研院所和工业部门知难而退的时候,陈志杰带领课题组主动请缨:“我们自己干!”
很快,上级任命陈志杰为该工程的总设计师。一支科研奇兵再次出征。进行总体设计、分析技术趋势,评估安全可靠性,钻研最新的卫星和通信技术连续3年,陈志杰和同事们争分夺秒、发奋攻关,终于在规定的期限内圆满完成军队新航行系统试验工程。权威部门考核后评价:这项成果掌握了当代核心技术,突破了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应该迅速推广。